股票配资平台合法女孩自小跟随母亲学习织锦

在中国海南岛的青山绿水间,流传着一门少数民族的指尖艺术——黎锦。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纺织技艺之一,黎锦被誉为“中国纺织业的活化石”,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在海南岛,黎族先民在3000多年前已懂得了用棉纺织布缝制衣物。

随着2024年黎锦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学习黎锦,发扬这门技艺。这门承载着黎族文化基因的技艺,在黎锦匠人郑春荣的手中,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黎族传统中,女孩自小跟随母亲学习织锦,嫁衣需亲手织就。郑春荣从小就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小小年纪就已经对黎锦十分感兴趣,从1973年至今,她已经专业从事黎锦编织五十多年,黎锦早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技艺。

黎锦的制作过程中,最考验织工的是耐心,从纺线到染色,每个步骤都需要极强的专注力和耐心,即便是熟练的匠人,一套黎锦衣服也需要最少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海南特有的自然馈赠,赋予了黎锦独特的艺术语言。黎锦采用野生海岛木棉为原料,以黄姜、蝴蝶花、桃金娘、野板栗皮等植物提取的天然染料,织就出赭红、靛蓝、姜黄等浓郁色彩。

黎锦的纹样更是黎族文化的密码:人形纹记录祖先迁徙史诗,蛙纹象征多子多福,甘工鸟图案讲述爱情传说,大力神纹样象征着勇敢智慧……这些纹路多达160多种,刻在每个黎锦织女的脑子里,跨越时空,在经纬交织中构筑起黎族人的“无字史书”。

相较于苏绣的雅致、宋锦的华贵,黎锦以其粗犷奔放的原始美独树一帜。黎锦出现在黎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爱情、婚姻、诞生、去世、宗教活动等等都会穿上不同的黎锦衣服。
然而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黎锦一度面临濒危的局面,传承人越来越少,直到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黎锦技艺的保护和传承终于开始。

如今郑春荣常常走入海南的中小学课堂教课,对她来说,教会新一代的孩子们学会这门古老的技艺,才是让它活过来的方式。目前,黎锦的省级传承人已经有126人,郑春荣说:“现在喜欢黎锦的人越来越多了,对于黎锦这项非遗的传承,我现在觉得还是很有希望的。”
统筹|马晨
采写 | 豌豆
编辑 |豌豆
设计及AI制作 | 丁小卉
佳禾资本-求股票配资-正规的股票配资app有哪些-网上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